近日,青岛科技大学“薪火童辉,青衿传烽” 实践团前往山东省滨州市,以学思践悟为主线,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思政课。
学习革命精神,厚植家国情怀
团队成员前往渤海革命老区、魏氏庄园、怀周祠等红色文化基地,以青春视角解码历史文化,用实践行动传承精神脉络。在渤海革命老区,队员们聆听战斗故事,深切感悟“不屈不挠”的老渤海精神;在杜受田故居,“一门七进士”的匾额与家训楹联,让大家在探寻清代帝师家风中,思考传统廉洁文化的当代价值;武定府衙的明清建筑与红色印记交辉,魏氏庄园的防御式构造与民俗遗存,则让队员们领略了鲁北地区的历史风貌与建筑智慧。在怀周祠内,成员们认真学习周恩来总理在革命与建设时期为国家辛勤工作的历史故事,并前往周恩来骨灰撒放地,怀着崇敬的心情向周恩来总理致敬,感受周恩来总理为了国家和人民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播撒红色种子,感悟抗战精神
实践队员充分汲取红色养分,将所学所思凝练成一节节思政小课堂,前往山东省滨州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开展理论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郭宝龙泽结合所学内容,讲述历史故事,并展示珍贵的老照片,为学生们还原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在 “致敬英雄” 主题分享环节,学生们纷纷举手讲述黄继光等先烈事迹,话语中满是崇敬之情。

开展实践课堂,激发使命担当
团队成员在滨州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开展信息技术实践课堂,课堂上,实践队员赵佳豪、刘姗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将编程课融入课后课堂,教给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实现动画场景制作,过程中,实践队员引导学生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意义,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锻炼,通过躬身实践,将红色精神转化为服务社会发展的澎湃动力。

此次实践活动将红色教育、科技启蒙与实践锻炼深度融合,青年学生在服务基层中锻炼本领、增长知识,提高了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今后,“薪火童辉,青衿传烽”实践团将继续探索实践模式,用丰富形式传递知识与信念,让青春力量在教育服务中绽放光彩。

(一审:解懿莹,二审:马天晨,三审:严增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