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8 日,信息学院“青科红旗漫,泉城烽火传”实践团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济南市历下区,先后前往解放阁与五三惨案纪念馆,开展了一场意义深远的主题实践活动。活动中,实践团通过实地参观、聆听讲解、知识问答等丰富多样的形式,让成员们在红色地标中 “沉浸式” 感悟历史的厚重,深化对革命精神和家国情怀的认知,将爱国之情深深根植于心中。

追忆战役荣光,铭记历史伤痛
在解放阁,实践团成员们驻足于这座纪念济南战役胜利的标志性建筑前,通过实地参观、聆听讲解,详细了解1948 年济南战役的艰苦历程与辉煌战果。斑驳的历史影像、珍贵的革命文物,生动再现了革命先烈为解放济南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让成员们深刻体会到 “敢打必胜、团结奋进” 的战役精神。
站在五三惨案纪念碑前,卧碑上《济南惨案纪略》的文字与醒目的数字,将1928年的悲壮历史清晰铺展,细致讲述了日军借 “保护侨民” 之名制造惨案、残杀六千余中国军民、虐杀蔡公时等外交人员的暴行,以及济南城在战火中遭受的重创。实践团仰望着纪念碑,深深感悟着和平的来之不易,感悟着革命先烈们的伟大。

知识问答促思考,红色精神入人心
为深化成员们对历史的理解,实践团在两处红色地标分别开展了知识问答活动,以互动促思考,让红色精神真正入脑入心。在解放阁,围绕济南战役的历史,成员们被问及战役指挥官是谁、胜利对全国战局的影响,结合馆内的步枪、战地日记等革命文物如何理解 “团结奋进” 的精神内涵,以及当代青年应怎样从 “战役胜利” 到 “城市发展” 的变迁中传承战役精神。大家结合所见所闻积极回应,有的准确说出指挥官姓名并阐述战役的重要意义,有的以文物为切入点生动解读精神内涵,还有的联系当下畅谈青年责任,现场讨论热烈。
在五三惨案纪念碑前,问答聚焦 “五三惨案” 中日军的暴行及馆内哪些史料让人有直观认识,济南人民的反抗形式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底色,以及 “振兴中华” 在当下应如何践行等问题。整个问答环节,成员们在问答中将革命精神与时代责任紧密结合,让爱国主义教育从“被动聆听”转化为“主动思考”。

以史为鉴砺初心,红色基因代代传
此次实践活动让青年学生在红色地标中深入感悟历史,那些在解放阁看到的革命文物、在五三惨案纪念碑前看到的史料,都化作了鲜活的教材,不仅让大家对 “敢打必胜、团结奋进” 的济南战役精神和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的深刻内涵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更在心中播下了爱国的种子。成员们纷纷表示,将把此次活动的感悟转化为前行的动力,在日常学习中刻苦钻研,在社会实践中勇于担当,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让家国情怀融入血脉,激励自己不断奋勇向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一审:解懿莹,二审:马天晨,三审:严增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