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新闻 > 正文

【社会实践】红色文化,百年传承--青岛科技大学“红色新生力量”社会实践调研团赴枣庄开展“三下乡”活动

作者:陈冬莉 刘宜林 审核人:许桂锋 信息来源: 学工办/团委 编辑:陈冬莉 发布日期:2023-07-20

近日,青岛科技大学“红色新生力量”社会实践调研团一行10人赴枣庄开展为期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围绕传承红色基因,深入感受老一辈革命家所做出的奋斗。枣庄铁道游击队纪念馆位于美丽的枣庄市区,占地面积广达8000多平方米。作为中国抗日战争时期铁道游击队的发源地,这里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照片,让同学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那段艰苦岁月的历史。

7月14日,学生们有幸参观了枣庄铁道游击队纪念馆。这个位于山东省枣庄市的纪念馆是为了纪念解放战争时期英勇的铁道游击队而建立的,展示了这支英勇队伍的历史和精神。在参观过程中,革命故事让同学们深受感动和震撼,也让同学们对这支游击队的英勇事迹和无私精神有了更深的了解。这次的参观之旅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加了解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艰苦岁月和英勇抗敌精神。

参观开始,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铁道游击队纪念碑与浮雕群像。展示了枣庄铁道游击队员们的英勇战斗精神。他们身着朴实的军装,手握武器,英姿飒爽。他们不畏强敌,奋勇杀敌,用自己的行动捍卫着祖国的尊严和民族的利益。他们的面容坚毅而坚定,透露出对抗战胜利的坚信。这些英勇的游击队员们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楷模,他们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参观开始,同学们进入了第一个展厅,展厅内陈列着大量的历史照片和文字介绍。通过这些照片和文字,了解到铁道游击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一群爱国青年组成的地下武装力量。他们在日本侵略者占领下,利用铁道交通运输线路,进行突然袭击和破坏,给日军以重大打击。他们的行动不仅有效地破坏了日军的补给线,还鼓舞了广大的人民群众,成为了中国抗战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展览馆的角落里,陈列着一些枣庄铁道游击队队员的个人物品,如手写的日记、写给家人的信件、战斗时所用的武器等。这些平凡的物品背后,承载着每个队员对家人的思念、对祖国的热爱,也记录了他们在战斗中的艰辛和勇敢。这些物品让同学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艰难与不易,思考起自己在平凡生活中的责任与担当。

7月15日同学们来到了铁道游击队旧址,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艰苦的年代。旧址内保存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如游击队员们的照片、武器装备和日记等,这些无声的见证,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当时的艰难和紧张。不禁想象着,当年的游击队员们如何穿梭在山林之间,如何与敌人进行顽强斗争,他们的勇气和毅力让同学们敬佩不已。 在旧址看到了许多关于枣庄铁道游击队的图片和文字介绍。这些展品生动地展现了游击队员们的日常生活、训练情况和战斗经历。我被他们的坚定意志和无私奉献所震撼,他们时刻准备着为国家和人民献出生命,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义和炭场是抗日战争时期,铁道游击队在枣庄火车站西边的小陈庄,建立了情报站。任务是搜集敌人的情报,秘密发展抗日武装,夺取武器,支援部队。以炭场作掩护及时准确的侦察日军在铁路沿线的兵力部署,后勤供应、物质运输等情况,并于1940年1月26日正式成立了“铁道游击队”。在津浦线上,炸火车、炸桥梁、打洋行、出奇制胜的飞车搞机枪,英勇杀敌,建立奇功。

参观完枣庄铁道游击队纪念馆,让同学们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深深地被枣庄铁道游击队所展示的精神所感动,他们的英勇事迹将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这样的纪念馆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我们的警示,让我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和幸福。 参观枣庄铁道游击队纪念馆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将这里的故事和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英雄和抗战的伟大历史。感谢这个纪念馆让同学们有机会认识这段历史,同时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传承红色文化,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我们要深入学习红色文化的精髓,了解红色文化的历史背景和价值内涵,通过红色文化的熏陶,培养爱国情怀和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学生爱国传承红色文化,还需要和时代接轨,与时俱进。要结合当下的社会发展和自身的专业特长,将红色文化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创新传承红色文化的方式方法。大学生是新时代的青年,肩负着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爱国传承红色文化,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以实际行动,将红色文化的火炬代代相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