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新闻 > 正文

【社会实践】防范意识牢筑起,反诈行动你我他--青岛科技大学“铸就防骗长城,擦亮识骗慧眼”实践团开展老人专题反诈骗宣传实践活动

作者:伊猛 储淑琪 审核人:王军 信息来源: 学工办/团委 编辑:刘妍君 发布日期:2022-08-14

近年来,随着诈骗手段不断升级,部分老年人警惕性低,信息量少,儿女不在身边,极易成为犯罪分子侵害对象,为帮助老年人维护合法权益,提高老年人安全防范意识,青岛科技大学“铸就防骗长城,擦亮识骗慧眼”实践团决定开展以老年人为主体的有关防诈骗理论的专题宣传活动。

团队成员经过讨论,确定了以制作打印防诈骗宣传册为主要方式的宣传实践方案。团队将前期准备工作分为两个模块,部分成员负责上网查阅有关材料选择宣传内容,剩余成员负责宣传册的设计制作工作。

经过大量的查阅资料,团队成员了解学习到一些当前针对老人的诈骗作案手段,大部分都是利用老年人防范意识薄弱,从老年人的需求入手,诱惑力极大。扫码送礼骗局,诈骗犯利用老人心理,往往在居民区里租借场地,宣传扫码赠送大米,食用油,面条等颇受老年人喜爱的东西,引诱老年人扫码领取,并且邀请自己的同伴一起领奖,天上不会掉馅饼,这种免费赠送的骗局往往会骗取到老年人的养老钱;保健品骗局,通过赠送鸡蛋水果小家电等手法,骗子吸引老年人前去听“保健课”,利用老年人重视养生保健的想法,大吹特吹保健品的神奇功效,当老年人被洗脑后,就诱导他们购买毫无用处的“保健品”;“公检法”骗局,骗子们十分嚣张,自称是“公检法的公务人员”,直呼老年人姓名,恐吓老人收到了“红头文件”要逮捕他,需要高额保障金自证清白,一些受害者丧失思考能力,也不敢与子女商量,就白白送上自己的毕生积蓄;甚至还有一些骗子利用高科技技术,仿造儿女的声音样貌,引导老年人上当受骗……团队成员将这些常见的诈骗手段,印在宣传册上,也印了一些防诈骗的顺口溜和具体详细地识骗办法,帮助老人做到慧眼识骗局,增强防范意识。考虑到老年人的需求,团队把宣传册上的字体调大,目的是让老年人看起来不费力,读起来不费心,真正将防诈骗反诈骗知识记在心里,用在生活里。

实践团成员分别于8月10日、8月11日走进息陬镇、尼山镇社区,将宣传册发放到家户门口,每遇到老人,都为他们讲解宣传册上面的内容,让老人清楚地了解知道当今时代的常见骗局,也举了一些常见的案例,提醒老人家擦亮眼睛,看好自己的钱袋子。也有老人讲述自己曾经的受骗经历,有些是因为一些小惠小利,就购买了骗子推销的劣质家电产品,亦或是因为养生需求,相信骗子的谎话,用自己的养老钱购买保健品,后来发现被骗,也不会向外分享,藏在心里面,主要是怕儿女说道。从老人的话中,实践团成员意识到,防范对老年人的诈骗,更需要儿女的行动,多多关注老人的动态,及时与老人聊天分享,才可以有效避免骗局的发生。

通过实践团的宣传活动,老人们表示自己对于当代社会一些常见的诈骗手段有了概念,也学会了如何防范诈骗,不会再轻易上当受骗。经过团队成员的耐心开导,老人们也开始放下面子与忧虑,愿意主动与儿女交流自己的困难和以前经历的骗局。在与老人的交流中,团队成员也联想到了自己家的老人是不是也曾经经历过一样的境遇,也都有了要向自己的爷爷奶奶宣传防诈骗知识的想法,及时关爱老人,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

网络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难以分割了,但是对于大部分的老年人来说,智能手机和网络仍然是陌生的,再加上骗子大多都受过专业的训练,一阵指鹿为马的忽悠后,往往就能轻而易举地令老人们晕头转向。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责任,所以,更应该加强老年人的防诈骗意识,这又离不开社会的努力,适当增加有关的宣传活动,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的服务,为老年群体营造更好的社会环境,让他们安详晚年。